2025年11月14日上午,管理学院第14期“崇德”学术沙龙分别在阳光校区7-513教室和7-536教室如期举行。本次沙龙特邀肖晶老师和贾慧英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对10位主讲人的学术分享进行点评。

分会场7-513教室,首先朱海洋同学以《考虑品类前置的两阶段动态车辆调度优化研究》为题,提出前置仓两级配送模式,研究顾客具有多种商品品类需求特性的动态配送问题。王子康同学汇报了论文《组织数字化管理中的多重数据安全风险及影响因素动态关联机制研究》,论文聚焦组织数字化管理场景,探究多重数据安全风险的核心影响因素。高旻同学带来了《考虑混合补贴和消费者敏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定价决策》的论文分享,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分析三种补贴模式的影响,得出多种有利于供应链成员利润、社会福利等的结论。

李菁同学的论文《绿色资源整合能力、漂绿行为与企业绩效——恶性竞争的调节中介作用》分享,实证发现绿色资源整合能力对漂绿行为有负向影响,且漂绿行为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恶性竞争有正向调节作用。卜乐丹同学分享了《代理销售下双边平台的最优延保策略》,通过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从平台角度分析延保策略,得出不同市场规模、佣金率下平台与制造商的最优延保策略及双赢条件等结论。

肖晶老师强调,阅读论文需秉持批判性思维,既要从中汲取真知、有所收获,更要聚焦文章的借鉴价值与实践启示,将所学转化为自身研究或工作的助力。

分会场7-536教室,卢璇同学分享的论文《Multi-day routes in a multi-depot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intermediate replenishment facilities and time windows》,针对带中间补货设施和时间窗口的异构车队多车场车辆路径问题,数值实验表明多日线路径可显著节省成本。洪子涵同学以《BOPS 全渠道下电商平台的优惠券投放策略》进行汇报,探讨平台企业在BOPS全渠道下电商平台优惠券投放前后的决策模型,以及投放策略及对零售商与消费者的影响。宋琬婷同学聚焦《基于遗传算法和灰色神经网络的电力机车产品需求预测方法》,针对灰色神经网络预测小数据非线性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耦合遗传算法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武梦涵同学探讨《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 Practices in China》,采用类似美国公司的调查方法研究中国财务报告和披露惯例,对比中美两国相关特征,发现三点主要差异并认为源于中国独特制度特征。张子豪同学在《基于消费者效用的临期产品销售渠道选择及捆绑销售策略研究》中,以临期产品四种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划分区域得出最佳销售渠道与捆绑销售策略,发现制造商直销常更优、捆绑销售需视情况而定。

汇报结束后,贾慧英老师指出,论文汇报需围绕选题的科学性与研究价值,内容的完整性与逻辑的严谨性,学术规范的契合度与写作表达的精准性展开。

本期崇德学术沙龙以多元视角碰撞学术智慧,用扎实研究回应管理领域的现实命题。同学们聚焦前沿,带来的既有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的严谨探索,也有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思考,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鲜活思路与有益借鉴。